• “维恩储能网”是一家专注能源储存B2B媒体传播平台,提供能源行业数字新闻、商业资讯、数字报告和高品质O2O活动,以满足能源储存、绿电储能、氢能源、微电网、虚拟电网、智慧能源、EV电动汽车等绿色能源行业的传播需求。

弘元TOPCon组件高性能的核心秘密-电池片
来源:弘元绿能 | 发布者:维恩储能网 | 发布时间: 2023-10-28 | 226 次浏览 | 分享到:



电池片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元件,其技术创新及量产效率对组件的发电收益至关重要。弘元绿能专注N型TOPCon技术,自研自产高效电池片为组件夯实了高效、稳定的基础,用技术实力保障客户长期收益。


弘元绿能深耕光伏行业20余年,打造N型一体化产品供应链,从上游硅料、硅片的产能保障,确保每片电池片都源头可溯,表现优异。今年6月,弘元绿能徐州基地16GW TOPCon电池片项目下线,未来产能可达45GW。


TOPCon电池性能提升的核心秘密在于制造工艺中,N型TOPCon电池的制作工序共有13步,相比PERC电池多出3个步骤。弘元TOPCon电池采用全新的PECVD poly沉积技术、高效选择性发射极技术以及多层介质膜结构技术,以技术革新实现电池的高性能。


其中SE激光掺杂工序中,弘元采用高效选择性发射极(Selective Emitter)技术,在金属栅线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以降低扩散层的复合,优化发射极,提升电池的转化效率。PE-poly工序中,弘元TOPCon电池采用PECVD poly沉积技术,PECVD全称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该技术路线可集氧化层制备、多晶硅层制备、磷原位掺杂三道工序于同一设备,具备成膜速率高,耗材成本低、制程工艺步骤少等综合优势。


弘元电池片产线的第十道工序采用多层电池膜结构技术进行电池片两面减反射膜的制备。弘元电池正面采用渐变叠层技术,使电池折射率从外表面到里层逐渐增加,膜层更均匀,美观性更强,优化了表面光学利用率,可以更好得实现钝化、减反射等效果。同时也能让电池片组串封装为组件后,与封装胶膜和玻璃的光学更匹配,减少封装损失,达到更高的转化效率。


层层精细工艺加持下,一块优质的电池片由此产生,弘元在生产中导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实现片级溯源。随着生产稳定性的加强、电池技术的突破,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弘元N型电池量产效率达25.8%,居行业领先。双面率可达85%、可靠性高、衰减率低、温度系数低、弱光效应好,产品性能表现优异。弘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前瞻、更高效、更优质的光伏产品解决方案,降本增效,持续为零碳美好未来赋能。



             此内容为维恩储能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

             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维恩储能网的内容为维恩储能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