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恩储能网”是一家专注能源储存B2B媒体传播平台,提供能源行业数字新闻、商业资讯、数字报告和高品质O2O活动,以满足能源储存、绿电储能、氢能源、微电网、虚拟电网、智慧能源、EV电动汽车等绿色能源行业的传播需求。

放大招!重要锂电材料限制出口
来源:电池工业网 | 发布者:维恩储能网 | 发布时间: 2023-10-24 | 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宣布将此前实施临时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种高敏感石墨物项正式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高纯度(纯度>99.9%)、高强度(抗折强度>30Mpa)、高密度(密度>1.73克/立方厘米)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天然鳞片石墨及其制品(包含球化石墨、膨胀石墨等)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01、韩国企业“慌神了”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石墨成为全球新能源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


据了解,鳞片石墨和人造石墨均可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其中“三高石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被应用于电池、电动工具、石墨电极等领域。


市场研究机构BMI预测,未来十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对石墨的需求将增长7倍,2040年或将出现800万吨的缺口。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供应了全球60%以上的天然石墨以及几乎所有的人造石墨,其中韩国电池企业对我国石墨依赖度较高。


韩国产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进口的用于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产品中有93.7%来自中国。因此,此次对部分石墨产品进行出口限制或将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据韩国媒体报道,在这一公告发布的当日,韩国立即检查了石墨的供需情况,并与主要电池厂商讨论了应对方案。


除石墨外,韩国自中国进口的前驱体、氢氧化锂等锂电池关键矿物及其加工品占比最多达到96.4%。


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韩系三大电池制造商持续完善供应链布局。


就在去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携手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等动力电池企业,计划共同投资50万亿韩元布局电池产业链。


02、紧急“转向”抢市场


一直以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国的电池企业。


但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变化,中国企业如今似有“独占鳌头”之势,韩国电池三巨头市场份额则逐步下滑。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市占率28.5%,位居全球首位,而三家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占率合计则与宁德时代相当,为28.6%。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一直专注于三元体系的韩国电池企业大举进军磷酸铁锂电池,尝试用多样化产线战略来抢占更多的市场空间。


今年8月,韩媒报道称,三星SDI计划在其位于蔚山的工厂建造一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这也是韩国国内第一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产线。


今年1月,SK On高管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生产一种新的磷酸铁锂电动汽车电池。


去年7月,LG新能源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此外,韩国材料企业EcoPro BM和浦项Future M等也从二季度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


韩国媒体认为,控制成本是市场转向磷酸铁锂电池最主要的动因,磷酸铁锂电池展现出极大地潜力。


高盛预测,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将占据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60%的市场份额。


不过当前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磷酸铁锂市场,韩国电池企业的入局或将促使全球电池行业市场格局迎来新一轮重构。



             此内容为维恩储能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

             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维恩储能网的内容为维恩储能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